第600章 唐版缆车_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
笔趣阁 > 大唐:我真不想当皇上啊! > 第600章 唐版缆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00章 唐版缆车

  第六百章唐版缆车所谓求命之山,便是附近的人对这连绵不绝,望不到边际之山的称谓。王玄策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后,深以为然。这条山脉也不知埋葬了多少攀登者的性命,而如今他们却要在太子李炎的带领下,重新攀登起这一座求命之山!使团的人并没有立即进山,而是在李炎的命令下在山下休整了两天。他们重新检查了携带的食物以及保暖的衣物后,才真正踏入到山林之中。入山的第七天,使团他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在海拔三千米以上,沿途基本上没有看到任何的人家,只有单调的树林和山脉。李炎骑在老秦的身上,走在队伍的中间,忍不住转头看了看王玄策道:“玄策啊,还有多久我们才能到吐蕃皇城啊?”

  听到李炎的问询,王玄策看了看方向笑道:“殿下,应该还要五十天左右。”

  “五十天?!”

  李炎揉了揉太阳穴,他还是有些低估横跨青藏高原的艰难了。现在还没有到高原上呢,仅仅是攀登上去,就已经困难重重。王玄策倒是没有李炎这么忧愁,反而有些兴奋的向李炎说道:“殿下!按照你之前的嘱咐,我们每行走半日就停下来休息,到现在果真没有人出现高原反应!”

  李炎摆了摆手道:“这是件好事,但也不要掉以轻心了,等上了更高的地方,迟早还是会出现的。”

  他提醒了王玄策一声,高原反应和每个人的体质也有着关系。像前面的薛仁贵,武艺高强,基本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但使团里的其他人,尤其是文职,身体弱一些的就不好说了。王玄策听完之后神情一肃,郑重的应了下来。走这条路线进入吐蕃,需要渡过金沙江、澜沧江以及怒江,三条大江每一条都极为宽阔,水流湍急,在悬崖底下奔腾。当使团第一次见到金沙江时,不少人的脸上都是一阵煞白。李炎和王玄策站在悬崖壁上,语气有些凝重的道:“玄策,你们之前是如何渡过这大江的?”

  “殿下,如今正是水浅的时节,以前属下出使天竺,渡过这大江,乃是寻了处浅水的地方横渡而过......”王玄策的脸色也有些沉重,他们的运气算不得好,这大江里的水流,比起他上一次所见还要湍急一些。这样一来,横渡过去的风险就更大了。“横渡过去吗?”

  李炎沉吟了一下,然后摇了摇头,横渡而过对使团的危险的太大了。先不说会损失多少的物资,损失的人手就不是他们能接受的。于是他开口道:“先让大家撑起营帐,休息一会儿吧,我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过去。”

  话音刚落,王玄策就走下去,让众人原地休整。而李炎则看着崩腾的水流,陷入了沉思,怎么样才能安全的渡过大江?大江.......水?!李炎的眼睛忽然一亮,他们或许没有跨越大江的方法,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会知道!至于这附近有没有吐蕃人,那定然是有的。金沙江已经是在吐蕃领土内,附近定然有吐蕃人的村落!想到这里,李炎将薛仁贵喊了过来,对他说道:“仁贵,你带着人在附近寻找一下,看看能不能寻到吐蕃人。”

  “吐蕃人?殿下要抓吐蕃人做什么?”

  李炎脸上一黑,什么就抓人啊,本宫和你说的是寻找!李炎解释道:“不是抓,寻他们过来,请教一下吐蕃人是如何渡过大江的。”

  薛仁贵听完后,也是眼睛一亮,对于如何渡过大江,他也正发愁呢。但他们在这里想,能想出什么办法?无非是按照王玄策之前的做法,找一个水浅的地方横渡过去。可住在这附近的吐蕃人就不一样了,他们不可能没有渡过大江的法子!然后李炎就见到薛仁贵一把走到辩机和尚旁边,和他进行了一番“友好”的交流,带着他离开了使团。看着辩机和尚垮了下来的表情,李炎不禁笑了起来。薛仁贵不太明白吐蕃语,既然是问路,那自然是要找个翻译。不然语音不通还问个什么路?大概又过去了一个多时辰,李炎就见到薛仁贵和辩机和尚带着一个鼻骨高、鼻腔大,肤色呈现酱红色的吐蕃人回到了使团之中。李炎的眼睛不由一亮,果然如他所料,如吐蕃这种地方,大江附近不可能没有人生活着!只是不知辩机和尚向他许诺了什么,那吐蕃人一进使团就两眼放光,朝他们所携带着的几个大箱子看了过去。两人就站在一个箱子前,商量了许久,时不时语气慷慨激昂,时不时又抹着眼泪抽泣。薛仁贵好奇的来到李炎身旁问道:“殿下,你可知他们在做什么?”

  李炎嘴角抽了抽,回道:“如果不出本宫所料的话,他们应该是在商量领路的费用。”

  这还是文雅点的称呼,通俗一点就是在讲价!两人的讲价,最终由辩机和尚取得了胜利,他春风得意的走到李炎面前,骄傲的道:“殿下,他同意带我们渡江,而我们只需要给他一些瓷器和丝绸作为回报即可!”

  “一些是多少?”

  李炎没有掉以轻心。“五个瓷器......二十匹布帛.......”辩机和尚讪讪一笑。李炎脸顿时一黑,就带个路!要这么多东西,像话吗?薛仁贵更是虎目一瞪,骂了声:“败家玩意。”

  这瓷器和丝绸,可都是精品中的精品,一件瓷器就价值千金!李炎无奈的摇了摇头道:“算了,贵点就贵点吧,只要能安然渡江就好了。”

  同意了交易后,那名吐蕃男子也兴奋起来。李炎当即让使团的人收拾了一番,跟着这吐蕃男子往南边走了走。这次所来到的位置,依旧是悬崖峭壁,下方是奔流不息的激流,如果不慎跌落,必死无疑!而在江上,一条手臂粗细的绳索连接着两岸,绳子下方是用藤蔓和竹子编织而成,大概能承载两三个人的笼子。对岸之处也站着几位吐蕃人,还在朝他们打着招呼。引路的吐蕃人对着辩机和尚说了一句,他的脸色顿时唰的一下变白。“殿,殿下......他说要我们坐着这个笼子渡江......”“什么?!”

  薛仁贵脸色一惊,他们倒是还好,但殿下千金之躯,若是途中绳索不稳,岂不是要酿成大祸?王玄策也急忙摆手道:“不可!这也太危险了!我们还是寻浅水渡江为好!”

  然而,李炎眼中却是有些兴致勃勃,这不就是古代的缆车吗?他大笑一声对众人说道:“这有何危险?玄策啊,这可比你那渡江的法子安全多了啊。”

  王玄策还想再劝说,眼睛却突然一直,因为他们尊贵的太子殿下已经进到了竹笼里,缓缓的滑向对岸。“殿下?!”

  “不用担心,这既然是吐蕃人的智慧,安全还是能够保证的。”

  李炎站在竹笼里朝他们的挥了挥手,一脸的轻松。而他却是不知道自己的这番动作,可让王玄策、薛仁贵几人在心里捏了把汗。直到李炎安然到达对岸之后,他们心里的大石才落了下来。接下来的一切就变得顺利起来,竹笼往返了数次,不断的将使团的人和物资接了过来。李炎看着这一幕,轻轻点了点头。他第一个上了笼子过来,并非是他鲁莽,而是当时使团之中,包括辩机和尚在内都心生畏惧。若是不打消他们心中的恐惧,要渡过江,恐怕要浪费不少时间。自己身为太子,身先士卒,都安然过来了,其他人自然也就没了顾虑。但饶是如此,等整个使团都过来,也足足耗费了一整天的时间。使团再休整一天后,便继续出发,接连又渡过了澜沧江、怒江.......二十余天后,他们终于走出了山林,来到了荒野之上,这时使团的所有人,包括李炎在内,眼神之中都尽是疲惫之色,满身的风尘。但出了山林,就算是真正的进入到吐蕃的境界了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